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
详细内容
北京食品安全条例将修订拟建统一信用平台
来源:食品商务网发布时间:2012年08月06日作者:

      上半年,国内物价水平持续回落,连续创下新低。1—6月累计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(CPI)同比涨幅为3.3%,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.1个百分点,预计7月份CPI涨幅有可能回落至2%以下。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则下降0.6%,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2.1%,其“俯冲式”回落速度令人惊心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一些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扬升的因素正在涌现。

  一是大宗商品价格跌落逼近成本,改善供求关系。比如上海螺纹钢期货价格跌破3800元/吨以后,与其平均成本相差不多。今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呈现持续回落态势,到6月份同比增速已经回落至0.6%,为3年来最低水平。如果这种价格接近或低于成本的情况持续下去,将会出现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局面,进而改善供求关系,推动价格反弹。

  二是经济增长置于更重要位置,刺激实体需求增加。这意味着年内还可能会有数次“双降”,更大力度地启动铁路、市政、能源、电信、卫生、教育等领域的投资项目,以此增加刺激需求,推动经济增长。

  三是世界各国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浪潮。各国央行陆续“放水”,纷纷降息,并且不排除今后欧洲央行大规模购买国债,“不惜一切代价”保卫欧元的可能。

  四是QE3预期升温。由于美国经济增长迟缓,就业数据不佳,正面临“财政悬崖”,以及地方政府拉响债务危机警报等,使得美国迫切需要量化宽松,估计QE3推出时间已经不远。

  五是极端天气频繁,导致国际市场农产品(000061)价格暴涨。两个月来,玉米、大豆价格涨幅约50%,涨价压力会逐步向国内转移。从对PPI指数具有重大影响的初级产品价格来看,由于石油价格升回在90美元/桶左右,谷物、油料价格暴涨50%以上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的“俯冲式”回落局面,今后几个月内有可能会扭转。PPI指数的回升,相应推高下游CPI水平,物价全面上涨有可能卷土重来,对此不可掉以轻心。

  在今后物价上涨中,猪肉等食品类价格首当其冲,成为“领头羊”。未来通胀将具有明显的“食品通胀”特征。前一段时期,由于整体需求乏力,蔬菜、猪肉等食品价格一度下跌。其中猪肉价格自2012年1月下旬开始,持续下跌将近6个月,最低时同比下降30%左右,全国猪粮比价连续16周低于6:1盈亏平衡线,由此成为CPI走势回落的最重要因素。而北美严重干旱天气所导致的国际市场大豆、豆粕、玉米等饲料价格高涨,势必显著增加国内饲养成本,催生肉、蛋、奶涨价要求。

  不仅如此,国际市场大豆、豆粕、玉米等商品价格高涨,以及对于国内市场的连锁反应,还会推高国内商品粮、食油,以及几乎所有下游食品的销售价格。如果下半年石油价格攀上100美元/桶的高位,燃油与物流费用的增加,将对食品价格产生更大上涨推动力量。

  以上分析表明,未来物价上涨,尤其是食品类涨价压力较大,确实需要未雨绸缪。但目前中国经济最大风险仍是经济下行,因此,仍应坚持经济增长优先方针,继续将刺激需求。如果我们忽视全球央行集体“放水”的货币宽松与竞相贬值的大环境,反向实施紧缩需求方针而单打独斗,不仅避免不了物价上涨,还会因为需求发动机动力不足,而陷入“经济滞胀”,这将是最糟糕的局面。